(资料图片)
最新经济数据引发的反思:2023年是一个经济弱周期,这个因素越来越明显了。近期公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样的因素,如6月公布的最新的进出口数据来看。表面来看,按照美元计价2023年5月我国的出口同比下降7.5%(市场预期同比增长8%),进口同比下降4.5%,如果换成人民币计价会好看一点,出口下降缩小到0.8%,进口则增长了2.3%。而在环比视角看,进出口数据给人的担忧有增无减。2010年至今所有5月份的环比增长数据,2023年是最惨的,是-4%。那么这是不是季节因素呢?从图中可以看到,历年5月都是正增长的,唯有2013年稍稍跌了,这基本可以排除季节性因素导致的偏差。
更深一个层次的思考,2022年4月上海疫情开始,解封是2022年6月1日,所以4-5月份整体是低基数的,在整体基数不高的情况下,2023年5月的同比继续跌了,出口的压力之大还是可想而知的。从PMI方面也有类似的因素,尤其是订单方面持续走弱,而订单是领先于生产,而生产端挂钩着失业率,如今失业率在2023年持续走高,所以这样也让消费欲望降低,消费降级现象明显。
如今来看,债市、汇市、商品均已回落至2022年底疫情放开时水平。2022年10月底股、债、汇和商品市场的价格是隐含了较悲观、超调的中长期预期,显然对经济已经从之前强复苏到弱复苏了切换。从估值角度,或许已经较低了,但问题是如果未来业绩增长也很低的话,那么不能说如今是低估,这就是尴尬。这几个图信息量还是很大的。疫情后放开,经济都有对应的修复。不过我们的修复模式是非常激烈的,快速修复后就开始快速回落,几乎是蹦极式的。
更值得思考的,各国都是疫情放开后,就业有一个明显的修复,失业率快速下降。我们则是在有一个小幅下降后,又重新提升了,城镇年青人失业率更是反复刷新了高点,这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。消费方面,我们放开3个月内有一个脉冲式上行,随后3至6个月回归至疫情前中枢。4月国内社零两年复合同比增长2.6%(前值3.0%),显示消费复苏较为缓慢,但海外消费的持续性更好。海外放开后消费恢复进程长达一年到一年半,同比高点均值处于15-20%区间,增长中枢略高于疫情前水平。当前国内消费修复进程缓慢,主因就业因素并未明显改善,钱是真的难赚了。
这样经济环境下,股市低迷也就不难理解了。对很多股民来说,如今比2018年还难受的一个点是,2018年整个亚洲都不怎么样。而2023年不仅纳斯达克新高,日经指数新高,恒生指数6月来也是持续反弹,只有A股表现较差。而且不仅是指数,行业也是如此,如半导体行业,美股的费城半导体指数修复非常强劲,持续走强,但A股走势则较为波折;中证生科,走出了一个大大的过山车行情,最近1个月中证生科依然保持底部区域徘徊,对比XBI最近2个月的强势反弹,确实反差有点大。
如何应对呢?实际上,有两个方面,第一,明白所处的经济弱周期和股市周期,这样能保持清醒,而不会因为错判或过于乐观,将本来用于后期市场反弹和修复周期的仓位给挥霍掉了。第二,配置海外指数工具品种,这个已经多次给大家介绍了玉名的相关经验(总结于《投资组合系列》),这样不仅有效应对A股弱势,同时投资组合丰富后优化,获得相关利润,在市场中长期生存,也就有机会把握后期的机会。此外,在《底部神奇指标与均衡思路的应用》中介绍过股债收益差触及-2X标准差后的筑底动作,这也是我们重要的反脆弱指标,接下来,针对这个指标的因素做一个详解。